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(GNSS)相关应用中,GNSS天线是接收卫星信号的首要关键环节。GNSS数据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的定位精度。无论是进行厘米级土地测量、精准农业还是车辆导航,了解天线类型并选择合适的天线,都能直接影响定位性能。那么,如今常用的GNSS天线有哪些类型?它们各自具有哪些特点和优势,又最适合应用在哪些场景呢?下面我们来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对比。
这类天线集成在手持RTK接收机、无人机和智能穿戴设备等产品中,具有设计紧凑、便于携带的特点。
1. 螺旋天线(内置型)
特点:采用螺旋线圈结构,具有良好的圆极化特性。
优势:重量轻,在复杂环境中信号接收能力较强。
局限性:易受多路径误差影响,增益相对较低。
应用场景:无人机、可穿戴 GNSS 设备、测绘级手持设备。
2. 大地测量天线(内置型)
特点:是大地测量外置天线的小型化版本。
优势:相比螺旋天线或贴片天线,增益更高,具有良好的多路径抑制能力。
局限性:尺寸更大,成本更高。
应用场景:设计紧凑的高精度 RTK 接收机。
例如: X1-Series GNSS Receivers, Orion ONE-Series GNSS Receivers, Z1 GNSS Receivers, S20 GNSS Receiver, Y1 GNSS Receiver, SA410 Four-in-One GNSS Antenna
3. 陶瓷贴片天线
特点:采用扁平陶瓷结构,通常为正方形或圆形。
优势:成本低、功耗小、易于集成。
局限性:波束宽度窄、信号强度有限、信号通道较少,在有遮挡的区域性能较弱。
应用场景:物联网设备、消费级 GNSS 产品、资产追踪器。
例如:智能手机,通常能达到米级定位精度。
这类天线通常通过电缆连接,与GNSS主机设备分开安装,具有更优异的性能和更高的灵活性。
1. 螺旋天线(外置型)
特点:与内置型螺旋天线类似,但采用更高质量的制造工艺。
优势:在移动或倾斜状态下仍能保持较强的信号跟踪能力。
局限性:与大地测量天线相比,对多路径效应仍更为敏感。
应用场景:移动测绘系统、动态车载平台。
2. 航空
特点:符合空气动力学、坚固耐用且重量轻。
优势:专为航空器使用优化,在极端条件下仍能保持耐用性。
局限性:成本较高,对一般地面用途的兼容性有限。
应用场景:无人机、有人驾驶航空器、精密空中导航。
3. 大地测量天线(外置式)
特点:高增益、支持多频段、精确的相位中心稳定性。
优势:定位精度堪称一流,具备出色的多路径抑制能力。
局限性:体积较大且价格昂贵。
应用场景:测量基站、连续运行参考站(CORS)、变形监测。
例如: SA102 Geodetic GNSS Antenna, SA100 Geodetic GNSS Antenna
4. 抗振动天线
特点:抗冲击结构、加固外壳。
优势:能够承受振动、冲击和运动带来的影响。
局限性:比标准天线略重。
应用场景:车载实时动态差分(RTK)、机械控制、工程机械。
5. 扼流环天线:精度领域的极致之选
扼流环天线是一类专门设计的高端天线,适用于参考站和科学研究应用。
5.1 标准扼流环天线
特点:天线周围设有同心金属环,用于抑制多路径干扰。
优势:相位中心极其稳定,多路径抑制能力优异。
局限性:体积大且价格昂贵,不适合野外移动作业。
应用场景:连续运行参考站(CORS)、大地测量监测、科学研究。
5.2 三维扼流环天线
特点:增强型三维结构,可实现更优的信号过滤效果。
优势:对低仰角信号反射的抑制能力进一步提升。
局限性:成本高昂,结构较重。
应用场景:高精度连续运行参考站(CORS)网络、地壳形变监测。
天线类型 | 适用场景 |
陶瓷贴片天线 | 适用于经济实惠的物联网或消费级场景,无高精度要求 |
螺旋天线 | 轻型无人机、可穿戴设备或移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(GNSS) |
大地测量天线(内置/外置) | 高精度实时动态差分(RTK)、测量、测绘 |
航空天线 | 需要低风阻和高耐用性的无人机与航空器 |
抗振动天线 | 车载施工与机械控制 |
扼流圈天线 | 静态监测与科学级连续运行参考站(CORS)应用 |
全球导航卫星系统(GNSS)天线在保障信号质量、定位精度及整体系统性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无论是用于小型设备的紧凑型螺旋天线、适用于高精度任务的大地测量型天线,还是参考站专用的扼流环天线,每一种类型都具备独特优势,且针对特定环境设计。了解它们的差异有助于用户为具体工作选择合适的天线,从而在各类 GNSS 应用中实现性能、可靠性与效率的最大化。